2014年5月17日下午三时,杨志红老师在崇远楼世界文化教室为四十多名外语专业本科生举办了一次题为“‘翻译’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讲座,为时一小时。杨志红老师用形象活泼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和大家探讨问题,整场讲座气氛活跃轻松却充满学术气息。
杨志红老师开篇便提出一个问题供参与者思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受外国翻译文学影响很深,而中国小说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却很小,原因为何?在学生们简单的讨论后,杨老师引出了作品的翻译问题,并以川端康成、孔慧怡、林少华等大家的言语为佐证说明翻译对英译中国小说在西方取得成功的重要性。随后杨老师以莫言为例,分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几大原因:莫言的创作既符合外国人对中国异国情调的想象力,又有普世的人道主义情怀。其次,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有英法德等多种译本,尤其是瑞典语译本,使得其作品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可见翻译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后,杨志红老师对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后几十年的翻译思想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梳理,指出在外国文学汉译方面,中国学者及翻译家总体而言认可归化,并以林语堂、朱生豪、张谷若等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为例,从删减、重组和增添等多个角度,说明了宗教、风俗、政治等因素对外国文学作品汉译的影响,以及与中国文学英译的比较与启示。最后杨老师提出,中国小说汉译英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年轻学子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与在场学子共勉。